luannanwenmingwang.luannan.gov.cn   

中共滦南县委宣传部 滦南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文明标兵    文明标兵 | 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公布
创建时间:2025-01-27 15:19

文明标兵 | 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公布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滦南县开展了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评选活动,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对获得2024年市级文明标兵荣誉称号的人员进行评选,经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综合评审,拟确定了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候选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了“滦南县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10人(团体)。

120日下午,滦南县在惠民广场举办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发布仪式,县委副书记孔凡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明为2024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颁奖。

  县委副书记孔凡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明为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团体)颁发证书。

 

不惧危险、舍己救人的村民

刘金瓒 刘卫林 杨义

 

 

刘金瓒、刘卫林,长凝镇北王各庄村村民;杨义,滦南县长凝镇杨安坨村村民。1月14日下午,刘金瓒、刘卫林、杨义三人结伴在滦河边上游玩时,隐约听见远处有人呼救,于是三人循声迅速靠近,发现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同掉进冰窟窿中,两个孩子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脸部已经不慎被冰块划伤。刘金瓒、刘卫林和杨义赶忙用群众提供的绳子合力展开救援,由于孩子年龄小且受惊受冻,手上无力抓不住绳子,刘金瓒、刘卫林和杨义见状就平趴在寒冷刺骨的冰面上匍匐前进,逐渐靠近冰窟窿。他们不顾衣服早已被冰凉的河水浸湿以及冰面破碎面积慢慢扩大的危险,仅靠自己的双手先将两名孩童从冰窟窿中救出并安置好,再次趴回冰面继续拖拽两名大人。就这样,在刘金瓒、刘卫林和杨义等群众的合力施救下,四人均得以生还。上岸后,刘金瓒、刘卫林和杨义把衣服脱下为落水的四人穿上,从被施救的人口中得知,他们是一家四口,片刻休息后,刘金瓒、刘卫林和杨义三人又自驾车将落水的一家四口安全送回家中。

骑行团里的救火英雄

戚雪峰 赵嘉昊

 

 

戚雪峰,男,宋道口镇中麻地村村民。赵嘉昊,男,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计量股干部。5月13日晚8:40左右,戚雪峰、赵嘉昊等骑友骑行路过县城福海大街时,一骑友发现靠近鸿泰御景园后门处的一块林地边上蹿起了火苗,起初以为有人烧荒,近前一看,周围却空无一人,过火面积很大,靠近火边还有一台大卡车,火苗燃烧着周围的荒草,卡车如果不及时驶离,很可能烧着车辆、油箱爆炸,危及周围的建筑和群众的生命安全。戚雪峰、赵嘉昊不顾骑友劝阻,一边喊骑友招呼人手救火,一边扑进火场。见此情景,二人立即拨通了车头处司机留下的电话和119救火电话,和其他骑友合力用树枝拍打灭火,火势太过凶猛,单凭树枝根本无法控制,他们找来了灭火器,二人用灭火器持续喷射,防止后方的树林被引燃。随后消防人员赶到,经过众人合力救火,半个多小时后,火场上空逐渐清晰起来。

联手勇救受伤司机的好“战友” 

杨梓帆、赵剑、周秋楷、袁国壮

 

 

杨梓帆,男,滦南县交通运输局职工;赵剑,男,滦南县农业农村局职工;周秋楷,男,滦南县民政局职工;袁国壮,男,滦南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职工。6月29日晚,四人路边散步,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一辆车翻在了路中间,来不及多想,四人赶忙飞奔上前。四人首先查看了车的情况,主驾驶气囊爆出,车门已经严重变形,无法正常打开。四人退伍不褪色,凭借着军人的敏捷反应,迅速展开现场施救。大家一边安抚被困司机,一边小心翼翼地打碎车窗玻璃,同时注意不让碎片伤及车内司机,合力撬开变形车门,将被困司机赶紧拖了出来,袁国壮凭借在部队学到的应急救援知识,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护。这时,过往车辆也纷纷停车赶来相助。四人找到手机,与被困司机家人取得联系,拨打120电话等待救援。最终在四人及交警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受伤的司机及时送往医院得到救治,目前已无大碍。

危难时刻伸援手的好党员

石小雪

 

 

石小雪,男,滦南县交通运输局滦海公路管理处中队长。自2014年工作以来,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心系群众,热情服务,悉心观察收费站工作区域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发现过往车辆或路人有困难,他总是上前询问,为其提供帮助,排忧解难。3月15日早晨7,上岗期间,他发现滦海公路收费站非机动车道有一辆摩托车摔倒,便上前查看,发现伤者意识不清,说不出话,鲜血不断从口鼻中涌出。见此情形,他随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并向单位领导报告现场情况。安排人拿来纸巾为伤者不断擦拭鲜血,生怕伤者被呛,一直在现场对伤者进行看护,待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和同事配合医护人员将伤者送上救护车。同时,在交警部门到来他做好了保护现场工作,在交警部门到来后,根据领导指示积极协助交警同志调取监控,锁定嫌疑人。3月20日,伤者家属将一面写着“遵纪守法维护秩序,见义勇为弘扬正气”的锦旗送到他的手中,当面感谢他对伤者及时进行救助。

敬老爱老、乐于助人的好辅警

薛钧儒

 

 

薛钧儒,男,滦南县公安局拘留所辅警。2019年夏天,薛钧儒在一家洗车店结识了一位外地打工60余岁老人,随着交流的增多,薛钧儒发现老人孤身一人,善良的内心驱使着关心这位异地打工的老人,他经常给老人带吃的用的,也邀请老人到家中做客时间久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2022年春天,父子相依为命的他,因父亲病逝变成了孤身一人。期间,老人所在的洗车店因疫情暂时停业失去了经济来源的老人吃住遇到了困难,为让老人节省开支,热心的找到老人,真诚邀请老人和自己一起居住。生活中,他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用自己的积蓄给老人买米、面、油,交水电费;逢年过节,怕他吃不好,给老人买鱼买肉买菜;老人病了,为老人做饭、买药……在日常的交流中,发现老人总是有难言之隐,原来老人是承德滦平人,因和家人吵架离家出走,现在也想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得到这样的消息后,立刻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在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老人的分别20多年的儿女取得了联系,自驾将老人护送回家与家人团聚。

爱心照顾独居老人的好青年

任金凤

 

 

任金凤,女,滦南县医疗保障局医药审查监控中心干部。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她一直在普通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生活中的她,心地善良,关心体贴他人。村子里有一位智力障碍的老人,他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仅靠国家的五保政策维持生活,家里又脏又乱,2007年大学毕业回村后,她得知这位老人生活的窘迫,平时只要家里做好饭,她都会端上一碗送过去,趁老人吃饭的空,顺手帮老人打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逢年过节更是直接把老人叫到家里一起过节。2012年,她像往常一样去给老人送饭,进屋后发现老人痛苦的表情,在炕上不停地呻吟,她马上上前询问并检查情况,得知老人由于长期卧床,臀部长了褥疮,她马上去药店买来消毒用品,给老人上药,经过她一个月的悉心照料,老人的褥疮终于愈合,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直到2017年老人去世,她从未间断过对老人的照顾。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样一位智障老人感受到了人间温暖,更是年轻一辈的榜样。
伸出援手、传递爱心的企业家

王增喜

 

 

王增喜,男,胡各庄镇王家营村村民,唐山智通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1月中下旬,一位乐亭县菜农老太太在送菜途中,车辆损坏,面对突发的情况和手术未愈的老伴,老太太显得如此无助,周围有好心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帮助老太太向社会求助。得到这一消息的王增喜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车主,不仅免费为菜农老太太拖运蔬菜、修理车辆,还自费买下了菜农老太太手里的几万斤蔬菜,实实在在地为菜农解决了菜品销售难题。老两口眼含热泪的握紧王增喜的双手表示感谢,王增喜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我相信每个有爱心的人都会对你们伸出援手。”为了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王增喜又积极联系周边村庄的相关负责人,开展免费送菜,将从菜农老太太手中购买的几万斤蔬菜,免费发放给各位村民,让身边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实惠。有的村民会主动想为蔬菜付钱,都被王增喜委婉地拒绝了。他说“我要是收了钱就变味了,每个人都有不容易的时候,我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这份爱心。”

关爱学生、因材施教的园丁

常静

 

 

常静,女,滦南县第三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从教23年来,曾连续1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执教县级语文优质示范课供全县教师观摩,所教毕业班成绩名列前茅。先后被授予唐山市优秀教师、唐山市师德标兵、唐山市骨干教师等称号。工作中,她结合学校实际量身定做了一套工作管理方案,注重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并认真实施,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她及时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亲自联系西城电站和路灯所,让育才路上五年未亮的路灯开始为晚托放学的孩子们照亮回家的路。每天她早来晚走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转化问题学生,解答家长困惑,教师成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后,多次参加市级教育管理现场会,在滦南县教育经验分享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在她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下,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增设多功能报告厅、音乐、舞蹈等11功能室,五育并举赋能双减”,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讲解员

李铁锐

 

 

李铁锐,女,滦南县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讲解员。自2017年她担任滦南县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担任讲解员6年以来,爱岗敬业、扎实肯干,团结同志精益求精,她用铿锵有力的讲述表达不忘入党初心、传承先辈精神的坚定信念,她把对遇难同胞的无尽哀思转化为“红色”代言的不竭动力,她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家乡红色文化为使命。每逢红色纪念日,都会在纪念馆看到她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游客,同时还要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巡展活动,累计深入基层宣讲70余场,讲解3500余场次,接待参观者60万余人次。作为红色旅游的介绍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不仅为家乡带来更多客流,还引来物资流信息流等,助力家乡乡村振兴工作。她个人也荣获省、市、县各类讲解员大赛一、二等奖,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培训班“最佳讲解”、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培训班“最佳才艺”学员、河北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十佳讲解员”、滦南县第一批乡村振兴青年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热爱生活、呵护家人的好村民

吴学青

 

 

吴学青,女,安各庄镇和尚坨村村民。二十多年前,大哥吴学文因脑血栓丧失劳动能力,大嫂张暖荣因大脑炎后遗症只有几岁智商,哥嫂二人均疾病缠身,瘫痪在床。多年来,她主动帮助哥嫂一家,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照料哥嫂日常起居生活,每天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喂饭喂药、抚养侄女已经成为她的习惯。每年哥嫂需医院救治十余次,每次少则十几天,多则二十几天,其间产生的费用全部自己负担。一次,嫂子突发疾病,她一人在唐山医院陪护嫂子,三天三夜未合眼,由于缺少休息导致轻微感冒和胸口疼痛,但她从不抱怨,一直陪护嫂子康复出院。不幸的是,去年二哥吴学才因突发脑血栓晕倒,生命垂危。恰巧她和儿子当时在场,迅速将二哥放到车上赶往医院,因着急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她受伤,他没有顾自己,也没有与肇事车辆纠缠,只想着一心救人,幸好及时将二哥送到医院才挽救了二哥的生命。为了照顾自己的小家和大哥、大嫂、侄女、二哥这个大家,让本就不宽裕的她显得更不易,每天除了耕种劳作之外,白天她在周边收购蔬菜,凌晨去曹妃甸蔬菜市场批发,早出晚归。每次提及这些事,她总是淡然地笑着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